普及“四驱电混”,是长城新能源最锋利的尖刀?
1、在加上四驱SUV的油耗偏高,令不少消费者望而怯步。为此,长城汽车利用自身专业的SUV制造能力和四驱技术的攻关,最终推出了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接下来长城汽车有望成为全球第一个宣布普及电动智能四驱的汽车品牌。
2、均衡是Hi4最大的亮点就此次的试驾体验而言,长城Hi4的实际表现和我上次做的理论预测完全吻合,那就是它提供了一套更加平衡的四驱混动方案。如果单纯论动力性能,两电机构型肯定不如三电机构型来得游刃有余,所以Hi4并不是让你用四驱去怼天怼地,上天下海,而是去补完两驱车性能上的天然缺陷。
3、动力部分,猛龙搭载5T+Hi4智能四驱电混技术,其中发动机最大功率123kW,最大扭矩243N·m;混动系统分为两个版本,电池容量分别为109kWh和254kWh,对应续航102km和145km,均支持快充和3kW外放电,两个版本系统最大扭矩都是750N·m。
4、作为一辆“5+2座强动力电混SUV”,瑞虎8新能源冠军版上市后将会和“12万级强动力电混SUV”的瑞虎7 PLUS新能源一起组成奇瑞混动双星阵容,将会成为新晋的中国混动市场新选择,改变国产“混动四小龙”格局,打造“混动五虎将”阵营,进入混动用户的必选购物清单和对比清单,甚至有望成为混动市场颠覆者。
长城收购过什么
1、长城收购过的企业与公司众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家: 长城汽车收购零部件制造商:长城在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展开收购,以增强自身产业链整合能力。其中一家被收购的公司是专注于汽车零部件制造的企业,通过这次收购,长城提高了自身的零部件供应能力,进一步加强了产业整合。
2、长城于不久前宣布收购了英国高端品牌路虎汽车。路虎作为一家历史悠久且拥有独特品牌魅力的汽车制造商,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设计理念,被长城收购后将继续发挥其品牌价值,共同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长城通过收购路虎,不仅能够获得路虎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还能扩大其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和影响力。
3、增强企业实力 长城对目标企业的收购,能够迅速扩大其业务范围,增强企业实力。收购不仅可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还能通过收购获得的先进技术和研发资源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此外,长城的品牌影响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也会因收购而得到进一步提升。促进产业整合 长城的收购行为有助于推动相关产业的整合。
带不动新能源,长城真的慌了
1、在今年2月27日哈弗第二代大狗上市会前一天,长城汽车特意安排了一场媒体沟通会,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李瑞峰像是自我反省般的承认着长城汽车新能源转型过慢,也承认“放眼整个新能源市场,不跟肯定死,跟还有一线生机和希望。
2、按照目前的新能源产品布局、销量规模和市场影响力,可以说,长城并不占优势。手里握着很多技术牌,但是打不出去,形成不了市场感知,这是长城必须先解决的事情。
3、不仅仅是车型产品的质量,还包括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的质量、品牌上升的质量,以及长期发展战略布局的质量,始终与自己较劲的长城,终于在四季度交替之时,迎来了自己“峰回路转”的关键时刻。 哈弗品牌,9月销售73766辆,同比增长37%;三季度,哈弗销售新车203256辆,环比增长22%。 魏牌新能源,三季度销售14818辆。
4、穆峰承认“长城没有成为向新能源转型的头部车企”,就意味着正在转型赛道追赶的长城将会面临着“被吃掉”的可能。在很多场合,穆峰希望能够稳住长城的转型节奏不被一些外部因素带偏,“要克制住对单纯销量增长的诱惑,不再以单纯的销量为激进追求目标。”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价格战之下,很难独善其身。
5、月10日晚,在长城汽车智能新能源干货大会上,长城汽车总裁穆峰开场便是“灵魂一击”,干脆利落地道出行业的残酷与严峻。 2023年伊始,价格战的铁幕降下,似乎每个人都在价格体系调整与品牌不断重塑的剧本里“狂飙”。
6、坚守基盘。哈弗是长城汽车在大众化SUV市场的基盘,而坦克品牌则会先推新能源车,这两个双重任务,要齐头并进。有了新网红,也不会放弃老神车。在明年4月,第三代H6将先推年度改款,后续还会推出第四代哈弗H6。 坚守新能源战略转型的方向,长城大胆的预计,新能源渗透率会从30%攀升到60%。
为什么比亚迪、长城、吉利纷纷弃选“油改电”平台开发新能源?
因此,比亚迪、长城和吉利选择提前布局纯电平台,这是为了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先机,这种前瞻性布局至关重要。
在更主流的20万元电动车市场,某些历经雕琢的油改电,甚至能跟纯电平台的竞品正面掰手腕。 比亚迪至今的全部主力车型,从宋唐再到秦汉,清一色属于混动/纯电“通用平台”车型。吉利旗下两大新能源品牌,几何与极星,现有纯电车型来自“支持多种动力系统”的CMA平台,别致的异形电池包说明了一切。
这背后,是长城与比亚迪两家企业在市场竞争之外的处心积虑,是网络键盘侠彼此冲家导致的混淆视听,是部分媒体大V迫不及待地选边站队,是其他同类型新能源车企的人人自危…… 长城汽车的举报,扒掉了中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遮羞布。 事件的余波还远未终结。 互联网上围绕本次事件发酵的方向主要由两个。
前一阵子有一个业内朋友问:“宝马宣布放弃研发纯电动平台,这个事情你怎么看啊?”我的回复是:“如果说全球汽车企业中,最适合在现有车身结构进行油改电的,无疑就是宝马,因为原本宝马一直坚持的纵置发动机、长轴距、短前后悬的车身结构,本来就是当下纯电动车型最合理的车身结构。
长城汽车在新能源时代掉队,市值缩水超3000亿
1、近日,长城汽车披露2023年一季度业绩报告。
2、年不到半年时间,长城汽车市值缩水接近60%。 此刻,真的“命悬一线”。 在今年2月27日哈弗第二代大狗上市会前一天,长城汽车特意安排了一场媒体沟通会,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李瑞峰像是自我反省般的承认着长城汽车新能源转型过慢,也承认“放眼整个新能源市场,不跟肯定死,跟还有一线生机和希望。
3、因为 这3万亿本身就是无中生有的,都是预期,所以很难说便没了,只是一场资本虚幻。
4、对于创始人何小鹏来说,持股比例高达4%的财富缩水更是惨重,从接近800亿的高峰跌至不足200亿,损失惨重。小鹏汽车因此成为造车新势力中市值崩塌的缩影,何小鹏也继李斌之后,被冠以“2022年最惨之人”的标签。
5、更是因为其特斯拉裁人和中止全世界招骋的信息排出,其股价暴跌贴近10%,一夜间总市值更挥发掉740亿美金。 相较来说,排名第二的丰田汽车集团则一直以平稳生存,它在全球性的汽车业务流程一直都非常好,在中国内地市面上也是游刃有余。
长城汽车的创新能力为何如此之强
1、在新能源领域,长城汽车为何总能站在聚光灯之下?这与其强大的产品创新能力有关。12月15日,在长城汽车生态链兄弟公司——蜂巢能源举办的第三节电池日上,长城汽车通过发布龙鳞甲电池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和进军储能领域的战略创新,让整个电池圈层为之一振。
2、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创新研发领域独树一帜,通过不懈努力,构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发展路径。其长城技术研究院汇聚了超过2000名精英研发人员,已晋升为国家级研发中心,并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完备的开发设备和体系化职能机构。
3、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研发领域有着深厚的实力。其技术中心成立于1998年,自那时起,已投入30亿元巨资在产品开发和软硬件设施上,展示了对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目前,技术中心拥有一个由5000多名专业人才组成的研发团队,配备了国际领先的设备和体系,以支持其多元化的产品系列开发,包括轿车、SUV和皮卡。
4、相比价格战,长城汽车更愿意通过技术创新,贴近用户需求,用“科技平权”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价值。 客观地说,消费者在价格战中,或许能少花价钱,但绝不会收获真正的价值。伴随着更低的价格,产品的品质、服务都会大打折扣。而用领先技术,为消费者实现“更省、更远、更安全”的产品体验,才是真正为消费者带来价值。
5、长城炮的品类创新,让中国皮卡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但长城炮一直在路上,从未停止过努力,技术的加持,新品的到来,长城炮越来越强。
6、单点的创新突破是长城汽车森林生态融合创新的结果。